《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噪声作业分级
1996年实施的标准
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1995-07-13批准,1996-06-01实施。对分级的原则、范围、应用标准、噪声作业分级等都作出了具体规定。
中文名
噪声作业分级
标准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
提 出
1995-07-13
实 施
1996-06-01
起 草
白银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
起草人
蔡希智、王文奇、王淑言、张学
目录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声学委员会(ISOTC43)提出的(ISOR1999)听力保护标准。
——规定了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确定了噪声作业分级的危害等级标准;
——限定了理想劳动条件和最低劳动条件的控制管理水平;
——突出了噪声作业管理工作的重点;
——噪声作业分级管理与卫生标准的目的完全一致。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防尘防毒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希智、王文奇、王淑言、张学、王凤江、任建国
本标准规定了噪声作业分级的原则和方针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噪声作业分级:不适用于脉冲噪声作业。
GBJ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122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范围
79卫生工字第1261号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
79号总护字第 51 号
ISOR1999 听力保护标准
3.1 噪声 noise 人们不需要的,不愿意听到的声音。
3.2 工业噪声 industrial noise 在作业环境中,由于劳动和生产性因素产生的噪声。
3.3 噪声作业 working of noise exposure 职工在产生工业噪声的工作地点从事生产和劳动的作业。
3.4 接噪时间 time of noise exposure 在一个工作日内(8h),职工在工作地点实际接触工业噪声的作业时间。
3.5 工作日等效连续声级 equivalent continuous sound pressure level(in a workshift)
在声场中一定点位置(工种或岗位)上,按一个工作日(8h)内能量平均的方法,将连续或间歇接噪的几个不同的声级,折合成一个声级表示这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3.6 分级常数 classification constant 由噪声危害规律、分级原则和卫生标准决定的级差系数。
3.7 噪声危害指数 noise hazardous index 以实测工作日等效连续声级与接噪时间相对应的卫生标准声级之差和分级常数的整数比值表示的、噪声作业劳动条件危害程序大小的级别序数。
4.1 噪声作业级别
0级 安全作业
Ⅰ级 轻度危害
Ⅱ级 中度危害
Ⅲ级 高度危害
Ⅳ级 极度危害
4.2 分级方法
4.2.1 指数法
根据噪声作业实测的工作日等效连续声级和接噪时间对应的卫生标准,计算噪声危害指数,进行综合评价。
4.2.1.1 计算公式
(1)
式中:I——噪声危害指数;
Lw——噪声作业实测工作日等效连续声级,dB;
Ls——接噪时间对应的卫生标准,dB;
6——分数常数。
4.2.1.2 分级级别指数表
表1 指数表
4.2.2 查表法
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简化了噪声危害指数的计算过程,制定了噪声作业分级级别表,按下表进行分级
表2 级别表
4.2.3 按触噪声超过115dB的作业,无论时间长短,均为Ⅳ级。
4.3 噪声作业分级评价汇总表
- 上一页
- 下一页